请输入关键字
top
数据泄露事件频发 物联网时代安全挑战升级
2018.09.07

[原载:《中国电子报》][原文链接]

8月底,华住集团旗下连锁酒店用户数据和顺丰快递客户数据的疑似泄露、交易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前者涉及数据总数达5亿条,后者为3亿条,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每个网民,让人“细思极恐”。

实际上,近些年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从脸书被爆出5000万用户信息遭泄露,到“Twitter”自爆安全漏洞,要求用户修改密码,到国内12306订票被爆个人信息可以被其他用户查看,再到趣店被爆数百万学生数据疑泄露,海康威视监控设备被境外控制,再到台积电工厂遭病毒攻击而致iPhone芯片停产等。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正在不断升级。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近日呼吁:“中国只有网络游戏、网络娱乐、外卖是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网络安全的战略意义一点不亚于芯片。”

华住、顺丰数据为何被泄露?

8月28日,在暗网,一位ID名为“helen250”的用户发帖出售1.3亿名华住旗下酒店入住用户数据包。8月31日,有媒体爆料,在暗网中有顺丰用户数据正在出售。其后,华住、顺丰两家公司均立刻报警,并称是否数据泄露尚无法确定。而有不愿具名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则透露,暗网市场交易者表示,愿意提供万条数据测试其真实性。

如果华住和顺丰数据泄露是真,那么为什么如此庞大的用户信息会泄露出来?志翔科技联合创始人伍海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一些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在华住数据泄露事件爆发前数周,有人向开源社区Github上主动上传了相关的数据库配置文件。从GitHub页面截图可以看出,上面有数据库的地址、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这三个信息,就能拿到这个数据库的全部信息。黑客随后在8月14日,声称对华住酒店进行数据库“脱库”(即将数据库里所有数据全部盗走)。泄露的信息中,包括了用户的官网注册资料、入住登记身份信息和酒店开房记录,登录密码甚至还是明文保存的,让黑客得到了“意外之财”。若上传信息到GitHub,如一些媒体所言是华住程序员所为,那么平台自身监管不严,难辞其咎。这些漏洞,导致黑客轻松进入华住的数据库里,盗取了数据,相当于小偷拿到了你家的钥匙,打开你家门,发现家里抽屉中放的居然是现金而不是有密码的银行卡,无须费力破译密码就能轻而易举地拿走宝贝。

360网络安全响应中心(360CERT)负责人蔡玉光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企业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有几类:一是通过恶意的攻击犯罪行为;二是员工或承包商疏忽或恶意导致泄露(人员因素);三是系统故障,IT/业务流程故障。近年伴随数据资产价值与日俱增,恶意攻击者的目标越来越多地指向目标系统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对敏感数据的窃取,再将这些包含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数据流入黑产市场,经过倒卖最终获取巨额利益。

大规模的数据泄露对于企业来说,将直接导致客户信任度下降,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取证调查,以挽回数据带来的损失。对于个人用户,泄露的信息会为犯罪行为,如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提供便利,如果泄漏的信息包含用户信用卡、密码,还可能导致用户个人资产受到直接威胁。

针对具体事件中的溯源工作,蔡玉光建议企业“内外协同”进行。内部,对涉及的相关系统进行排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相关漏洞,同时提取相关日志、流量、可疑文件等信息进行技术溯源;外部,可以联合公安、运营商、安全厂商、白帽子社区等多方力量,对相关事件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回溯,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保障企业和用户后续的安全。以往发生的多起数据泄密事件表明,依托于企业、公安、监管机构、安全行业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是可以将网络犯罪分子绳之于法的。而个人用户应该定期更新密码。养成良好的密码习惯,大小写+数字+符号,16位密码。

物联网时代安全挑战升级

为什么信息安全的事件不断爆发、不断升级?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在一切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所面对的信息安全挑战不一样了。

百度安全事业部产品总经理韩祖利认为,首先,AI时代面临的安全挑战比传统安全时代更复杂,纵贯传感器、软件、数据、系统、网络等多方面;其次,数据投毒、生物识别欺骗,AI自身的安全性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最后,AI时代的安全生态是共研生态,以往企业碎片化的单兵作战、安全统一标准的缺失,将消耗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当我们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原来的IT系统安全体系‘hold’不住了。”安天移动安全副总经理陈家林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化演进的IT信息系统带来的是数据量量级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IT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到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融合、各种各样入口带来的数据是指数级的变化和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他们原来的IT系统很难支撑。出现安全问题、信息泄露,一定是始料未及的。

“过去的攻击相对来说是散兵游勇,更多是显示技术能力,但今天的网络攻击更突显利益驱动,是团队化、产业化作战。”IBM全球安全事业部首席架构师Ron Williams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伍海桑认为,除了数据规模、IT系统的复杂度更大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已经进入数据经济时代,数据越来越价值化,信息安全意识本应随着数据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这条腿是欠缺的,尤其在中国市场。目前,公开数据显示,在欧美市场,企业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在整体IT投入中的占比是8%~12%,而中国只有1%~3%,目前中国的相关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中,但其对数据安全的规范与严苛程度,还远不及欧洲的GDPR数据保护法。

合力构建信息安全城墙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更安全的信息体系?

周鸿祎表示,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IoT时代,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过去的很多技术方法、战略指导思想都不管用了,新的解决之道是把全球网络大数据整合起来,用更智能、更整体的思维去观察和应对安全局势,这就是安全大脑。

韩祖利给出几点建议,首先,AI时代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需要企业以生态联盟的方式共同应对;其次,关系、技术、数据是AI安全生态共建的三大支点;最后,以BAT为代表的大公司应率先做出正向外部性的研究和投入,使得整个生态获得更好的安全防护。“安全不是一家公司或者一个人就可以做好的。百度安全希望能和全行业一起建立一个共赢共生的安全生态。”韩祖利说。

陈家林表示,需要增加对安全的投入,同时要改变原来做安全的思路。对于甲方用户来说,首先需要有安全意识,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就要把安全纳入进来;其次,未来安全的打造一定是生态联手,安全涉及全产业链从芯片、硬件、软件、云服务保证每一个环节,安全问题往往发生在木板最短的部分;最后,对于安全公司来说,不要面面俱到,需要专业分工,还需要有进行生态整合的公司。未来的安全将从原来的传统安全进入到无边界安全,传统的安全主要是集中数据库、服务器等后台,现在需要前端和后端融合。

要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需要生态协同和系统的理念。IBM大中华区安全事业部总经理陈文丰表示,这其中有三个关键,其一是需要有效的威胁情报,其二是要有一个能够实现联动和协同的平台,其三是要有运营安全中心的理念。威胁情报是做安全的精髓,应该有大而全的情报,构建快速响应情报中心是信息安全的一个关键。

安全已经从网络安全向网络空间安全延展,与各个领域的企业生产、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安全概念。面对全新的、更为复杂且频发的安全风险问题,需要有风控的思路和整体的思路,同时充分利用AI与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与工具。伍海桑表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保障大规模信息安全上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在身份识别中,利用机器视觉判断,对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现在已经超过了肉眼。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设备和应用的接入,也带来更复杂多样的业务应用场景、更多的数据交互与更多环节的协作。这更催生了新的安全需求和面向这些需求的新技术与产品的出现,比如物联网设备准入安全检测、交互流程检测、故障检测与响应等,以便从更深层次来杜绝安全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