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证券日报》][原文链接]
近来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出,引发了各界对网络安全的高度关注。
有报道称,刚刚过去的8月份,华住集团被曝旗下近5亿条客户数据被泄漏;同时,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也遭遇了病毒入侵而导致停产。
网络安全事件似乎在变得越来越多。在Gartner发布的安全报告数据中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检测到的信息安全事件比2015年增长了九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网络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5000亿美元,现已成为世界上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之后的第三大威胁。
对此,大数据安全公司志翔科技联合创始人伍海桑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段时间内,安全事件一定会接着往上涨。只不过良性看待,是在一个可控范围内的变多。
伍海桑指出,安全事件变多是因为基数变大了,在过去,企业主要业务都是封闭的,线下的,非互联网化的,开放程度不高,遇到的安全问题相对较少,而现在几乎没有业务不上网,从微信的条数、支付的量、网络空间产生的数据和敏感信息这个基数在快速增加。“假设这个数据泄漏的比例,之前是1%,现在由于广大安全企业的努力,降到了0.1%了,可是数据的增长远远不止10倍。如果没有安全行业,那就不是一个华住事件了,安全事件会比现在多得多。”
伍海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安全牛数据的预估,我国网络安全市场到2022年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大约150亿美元,150亿美元的量占2022年全球市场的2000亿美元规模的不到10%(gartner预测2018年全球市场是1140亿美元,伍海桑认为,如果符合增长预期,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应该在1800亿美元-2000亿美元)。
“但我们GDP可不止全球的10%,这是不匹配的。所以我们有很大空间,大家要做的是一起把蛋糕做大”,在谈到行业存在的问题时,伍海桑表示,“行业的现状是容易打价格战,有很多不良性竞争的情况存在,我们一直主张产业要开放,厂商之间也要良性竞争,还要合利共赢。因为蛋糕做大了,大家都能切到更大的市场。”
当下,安全向大安全延展,不再局限于网络安全和特定行业,整个产业的格局、战略、需求和技术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伍海桑表示,伴随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设备、应用等联入网络并产生和消耗数据,让安全的环节、场景、需求等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这也带来诸多新安全技术领域和新产品的相应出现与发展。
基于这样的判断,志翔定位于大数据安全这个领域,致力于用新理念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用新技术来解决业务层面的大安全时代新问题。目前,志翔科技的大数据业务风险管控解决方案已经开始与多个垂直行业深度结合。
例如,在电力行业基于智能电表的异常检测进行窃电分析、电能质量治理等,以及政府核心部门的员工业务操作合规管控等应用场景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未来,我们还会面向更多‘大安全’问题,让政府机构、各行各业的企业像用水用电一样享受到安全服务的无处不在与便利。”伍海桑谈及志翔科技发展愿景时表示。
而企业上云最大的顾虑是安全,上云的安全和云上的安全,“因为上云之后全变了,身份认证变了,访问控制变了,访问边界变了,业务的形态变了,所以催生了我们一帮中年创业者,决定走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也认为,安全创业应该需要了解业务,了解IT,了解操作系统,所以年纪大在这里是一种优势。”
据了解,志翔科技创业团队年龄普遍在40岁左右,基本上以清华大学为班底,整个核心团队20多位清华毕业,包括美国名校毕业。